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

我不看世足賽




世足賽都過了,都退燒了,現在才來談不看世足賽的理由,不嫌晚嗎?但這個「不看世足賽」的議題,也的確必須等世足賽過後才能開始談。因為要確定真的一場都沒看嘛!

除了新聞裡帶到,我沒看任何一場世足賽的轉播。我沒看的原因很簡單,就是沒啥特別的動力。但我對於網友為什麼不看還蠻有興趣的,於是就在我的專頁裡做了一個「不看世足賽的理由」大調查。我想蒐集大家所持理由的種類,所得的答案,大致落在以下幾個主要範圍:

a.「沒空」、「轉播時間和作息衝突」、「看不到轉播」
b.「對足球沒興趣」、「看不懂」
c.「沒有歸屬感」、「別國的事」
d.「覺得趕流行很白痴」、「不看也不會怎樣」
e.「主辦國的國內爭議」、「為了辦比賽犧牲很多人」、「台灣已經一堆社會議題搞不完」、「這種新聞蓋掉國內的議題」

這只是來自幾百位具有某種意識形態基礎(基本上和我的意識形態接近)的網友回應,所以沒什麼量化的意義。但在價值理論的探究中,這些回應能刺激我產生一些發想。

當我們面對某種由商業媒體刻意塑造出來的新商品時,很多人不會察覺其中存在商業陷阱(或是覺得無傷大雅),而會主動消費這種新玩意。像大雷神,你媒體不炒作這個東東,有多少人會去吃?但炒起來就是一堆人跑去買,不管他們是否邊罵邊買,終究是買了。

同樣的,當一個商品主題被炒起來,一樣有人不會去買,更加的不會去買(也許本來不宣傳會買的,一宣傳就不買了)。不會去買的原因,就價值學的角度看來,一定是和個人價值觀中的某個部份產生衝突。比如說,你就是覺得巧克力難吃,所以不會買大雷神,但如果炒什麼芒果冰琪琳你就會去買。

那不看世足賽的理由呢?大致有幾種價值呈現。

a.「沒空」、「轉播時間和作息衝突」、「看不到轉播」:日常生活息之機會成本高於看球,但不見得經過明確的價值計算。
b.「對足球沒興趣」、「看不懂」:看球活動本身沒有價值。
c.「沒有歸屬感」、「別國的事」:社群價值大於看球價值。
d.「覺得趕這種流行很白癡」、「不看也不會怎樣」:「反對流行商品」的行為具有高價值。
e.「主辦國的國內爭議」、「為了辦比賽犧牲很多人」、「台灣已經一堆社會議題搞不完」、「這種新聞蓋掉國內的議題」:正義的價值高於看球的樂趣。


你可以發現,大多數的理由都是強調「不可量化」價值(或稱內在價值,錢買不到的價值),這種價值能讓不看轉播者在某種程度上覺得自己的行為相對高尚。

透過不看世足賽的轉播,這些人藉由抵抗勸誘消費的過程而證成自我價值觀。他們不會覺得拒看行為是「卑劣的」、「可惜的」,相對來說反而是「道德上正確的」、「有意義的」。

而唯一可能和量化相涉的,是「沒空」、「轉播時間和作息衝突」、「看不到轉播」這個機會成本組,但我相信非量化價值在此仍佔了主要的角色,因為看世足賽轉播的可量化成本相當低,就算沒有第四台,網路找一找也是有的,就算再沒空,看三五分鐘也可以,但他就是不看。是以其主要的價值推力會來自於不可量化的部份,也就是認定這球賽不值得自己付出,甚至不值得自己計算機會成本(因為算成本也有其成本)。

就算是「對足球沒興趣」、「看不懂」這一組,也突顯出當事人就算在此商業宣傳攻勢之下仍不會產生求知欲,這代表當事人藉由「不去弄懂」來突顯自己的道德高度。

至於其他三組則強烈推崇不可量化價值部份,甚至以對抗消費市場的可量化價值為傲。因此我推論,透過這種「不作為」,當事人可以獲得某種安適感,或強化原有的價值體系。

不作為也能產生意義與價值。所以別輕易論證「沒有任何動作就是道德上錯的」,不作為在許多狀況中,很可能比做一堆事還能讓人產生幸福感。

那難道看球就是錯的行為嗎?也不能這樣講。看球者透過消費過程一樣可以產生某種非量化價值,一樣也能產生幸福感。自己支持球隊贏球的「爽」就是一種標準的不可量化價值,即便輸球,那種失落感也是種不可量化的價值。

所以說看也好,不看也很好囉?這樣沒有矛盾嗎?
從價值多元的角度出發,確實沒有重大的矛盾。人類社會經過高度複雜的演化,已經讓大多數行為模式都能產生不可量化價值,你會有你的幸福,我也可以有我的,只是我們的行為正好相反。

許多價值客觀論者不能接受這樣的結論,會強烈的主張必然有一種行為模式是「對的」或「相對為佳的」。我認為這只是一種妄想,因為現實並不存在一個最高的道德標準。即便是「良心」,也是一種很隱諱的存在。

就算知道這點,我們還是會為價值觀產生爭辯,但外向的爭論只是其次,你先弄清楚自己之所這樣做的理由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