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

電梯也排隊



因為小孩東西實在太多,過去自助旅行的背包已不夠用,為了出國,索性網購一個巨大的拉桿行李箱。拉著行李箱,又推著嬰兒車,不免碰到一些倫理議題:比如說,在捷運站等電梯的排位順序。

每個捷運站都有電梯,過去是沒有什麼特別排隊規定,但近日捷運公司在四個站推出「博愛電梯」的新政策。他們把排隊動線分成兩類:「一般旅客等候區」與「優先搭乘等候區」。

依其規章,要在「一般旅客等候區」排隊的,是攜帶行李或大型物品的旅客(要注意,啥都沒有的旅客是不能排的呦),而「優先搭乘等候區」是「老人、輪椅使用者、行動不便旅客以及孕婦、推嬰兒車等特別需要優先搭乘者先行使用」。

在實際執行上,有些電梯前只有標明「優先搭乘等候區」,沒有另外一區,造成所有人都在「優先搭乘等候區」排隊,捷運公司自己的照片就可以看到(連結),美意大失。據我太太實排的經驗,就算優先搭乘等候區已有一條排隊人潮,也還是有恥力很強的一般旅客直接站在電梯門前(可能假設正常人就是站在那吧),在「老殘人等」動腳前就想先擠進去。

一如我之前談過的讓座問題,誰可以搭電梯,誰可以先搭上電梯,甚至細節到「如果每十分鐘會出現二十個老殘和五個行李客,要怎麼安排出正確的搭電梯順序」這種問題,都很難有標準解。所以這種新規劃,很容易產生紛爭,甚至讓紛爭更嚴重。

比如說我推著大行李箱,我太太推著嬰兒車,我們要轉捷運去高鐵。照捷運公司的規劃,我和我太太就要分開排了。她很可能會先推小孩上樓去,接下來是輪到我,而我可能會比她晚五到十分鐘才上到轉車層,上到轉車層之後又要再照這原理排隊一次,我和她的時差可能會拉更大。

因此有人會認為,一家人應該排在一起,但這種做法會破壞原有的規則,誰知道你一家人是有「多大家」?我看過十二個人的家族旅行團哩。

也有人會建議,我應該在電梯排到我太太時先推行李進去,讓行李和她在一起,然後快跑樓梯上去接應。這也是個方法,我還真這樣做過,但人跑得再快,還是比不上電梯,所以她就算上去了,還是和「同梯的」卡在門口一段時間。一樣有不妥之處。

這種實務困境雖然並不常見,卻突顯了關於資源分配的正義理論困境。我們如果要依道德原理制定某種額外的資源分配方法(如排隊原則與動線),通常不會帶來更簡便的生活,反而往往會造成更多的困難。

要怎麼解決?

我的看法是,在大眾運輸領域,你可以劃定「效率線」,但最好少劃「道德線」。「效率線」和「道德線」只是個比喻,前者指「為了促進最有效率利用資源」所制定的規則,後者指「為了促進最合乎道德標準的資源分配」所制定的規則。

「效率線」和道德的關係較不直接。像是我們開車走左邊、走右邊,其實與道德沒有關係,不是走左邊的國家就比較道德高尚,走右邊的比較低劣。我們之所以規定走右邊,只是為了讓馬路的利用效率發揮到最大,之後遵守右行所產生的道德意義,是相對次要的。

放到捷運,我認為車門旁的上下車箭頭與排隊線,就是一種「效率線」,可以加速上下車的效率,讓停車時間盡可能短(其道德意義也是在效率發揮之後才能產生的,並不是原初主旨)。因此對於捷運電梯,你應該只劃設排隊線就好,讓大家知道往哪個方向排,以免亂排阻礙通行或產生糾紛。

「道德線」則是與道德相關的規定,在小學、醫院或安養中心前的行人按鈕通行號誌就是這樣的設計。這是因應弱勢者需要所產生的設備,但如果不斷運作的話,反而會讓車行速度降低,因此這些設備多半是手動(按鈕或專人操作)或是因時間別(上下課、較多人出入的時段)而有運作機制的不同。

我認為現有的「一般旅客等候區」、「優先搭乘等候區」的區分是「道德線」,而這類道德線並沒有客觀管理機制(時相機器或專業管理者),同樣要靠原本個人的判斷能力。原本你只需要判斷排隊位置,現在排隊選擇變多了,交叉的組合也變多了,道德的賽局也就更複雜,更難以執行。

請想想,若將捷運博愛座再劃出「老人專用座」、「孕婦專用座」、「弱勢專用座」、「兒童專用座」。老人座如果滿了,老人可以去坐空著的孕婦座嗎?還是去坐小孩座?原本只有一種博愛座就已經夠引人困擾了,你又讓規則複雜化,只是在考驗大家的判斷力而已,浪費人力腦力。

因此我認為捷運公司現有這種區分是不恰當的,保留一條排隊線就好,不用特別強調給弱勢者。誰適合搭電梯,誰不適合,大眾自有公斷;不是你的,你卻亂排,就算沒人拍你上傳FB,你也損了陰德值。這都是行為者是自家的事,個人造業個人擔,你管理單位劃這種「道德線」,反造成大家困擾,損的倒是你的陰德值了。

不過,我也要補充一點,離開大眾運輸,這種區分法不見得全盤適用。大眾運輸非常講求效律,如果資源繃到極限,甚至會出現完全沒有任何座位的列車,或地鐵車站沒有電梯的狀況(日本東京)。為了效率,人們可以忍受放棄道德於此的「分配加乘」。

但是離開大眾運輸,其他的生活領域並沒有「繃」到這種程度,因此不應只看「效率線」而不顧「道德線」,否則就會淪入「效益主義」(又譯「功利主義」)忽略不可量化價值的困局。當然,這也就是我們今日在說明效益主義時,最常舉交通例子的原因,因為這是其理論少數說得通之處。